原文服务方: 石油石化节能       
摘要:
吉7井区稠油为新疆油田采用掺热水双管集输工艺的示范区,回掺热水工艺有效解决了稠油集输问题,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回掺系统沿程温降大、能耗高、相变炉严重结垢等问题;为此,根据不同原油黏度区域范围优化了掺水量和掺水温度等措施:掺水量由1940 m3/d降为1476 m3/d;回掺水出站温度夏季由60℃降为45℃,冬季由65℃降为50℃,年节约天然气费用180.7万元;通过优化相变炉工艺,出站回掺水温度降低15℃;采用油水界面调节技术后,原油脱出水温度由55℃降至35℃,油出口温度由55℃升至65℃,年节约天然气费用173万元,降低了系统能耗,减缓了管线及设备结垢趋势,实现吉7稠油集输及处理低成本、高效率运行.
推荐文章
稠油集输系统生产运行优化研究
稠油
掺稀降黏
运行参数优化
多目标函数
稠油处理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
脱水处理
稠油
药剂成本
优化设计
浅谈辽河油区稠油集输工艺技术
稠油
单管热输
稠油掺稀油
三管伴热
现场应用
辽河油区
冷家油田超稠油地面集输工艺
超稠油
环状集输管网
含水超稠油管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吉7深层稠油集输及处理参数工艺优化
来源期刊 石油石化节能 学科
关键词 稠油集输 降黏 稠油处理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8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493.2018.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俊华 5 16 3.0 3.0
2 冯小刚 3 3 1.0 1.0
3 张绍鹏 2 2 1.0 1.0
4 单国平 1 2 1.0 1.0
5 宋多培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稠油集输
降黏
稠油处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石化节能
月刊
2095-1493
23-1572/TE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3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