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周边50个气象站1971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的最低气温资料,依据《冷空气等级标准》(GB/T20484-2006),整理出新疆南部近46 a来冷空气过程数据,采用合成、线性倾向估计、Morlet小波、Mann-kendall、滑动平均和累积距平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单站及整个新疆南部冷空气过程频数的空间、时间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中等及以上等级冷空气过程频数高发地多分布于新疆南部的高原、山区和风口地带,单站各等级冷空气过程频数总体上呈线性减少趋势,整个新疆南部冷空气过程、寒潮过程频数减少趋势明显,递减率均为0.19次/10 a,其余等级变化趋势不明显;(2)新疆南部冷空气过程频数年均103.2次,弱冷空气过程频数86.3次占总次数的83.6%,中等强度冷空气过程频数10.4次占10.1%,较强、强、寒潮分别为2.5、2.3、2.2次,合计占冷空气过程总频数的6.8%;(3)各等级冷空气过程持续1~3 d的频率高达87.4%~95.4%,弱冷空气过程持续1d的频率最高,其余等级持续2 d的频率最高,3 d及以上的频率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明显下降;(4)各等级冷空气过程频数的年代际变化不大,20世纪70年代较强冷空气频繁,强冷空气及寒潮过程频数最多,分别为2.8、2.4、2.9次,80年代弱冷空气过程频数最多,达86.6次,近6 a(2011—2016年)中等强度冷空气过程频数最多,达10.8次;(5)不同等级冷空气过程的出现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中等、较强冷空气过程在夏季出现频数最多,分别占30.1%和57.9%,强冷空气过程在春季出现频数最多,占到40.1%,寒潮过程在冬季出现频数最多,占38.9%;(6)各等级冷空气过程频数序列均有8~10 a的年际尺度周期,年代际周期却不一致,寒潮过程频数在1979年发生显著的减少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