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热带海洋学报       
摘要:
利用2016年夏季长江河口现场水文特性与湍流微结构观测资料,分析了长江河口水体温盐结构、层化发育、湍流与混合特征.结果表明:1)夏季长江河口水体密度层化结构明显,根据各层水体密度梯度差异,可将水体分为底部混合层和上层密度跃层,两部分的密度层化界限与浮力频率等值线lgN2=-4.0接近.2)底部混合层湍动能耗散率大,层化结构弱,水体分层稳定性弱;上层密度跃层湍动能耗散小,层化结构强,水体分层稳定性强,这有利于河口内波的发育与传播.3)在密度层化的作用下,水体的湍动能耗散率、湍动能剪切生成及浮力通量的能量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符合湍动能局部能量平衡方程.不同层之间的湍流弗劳德数Frt和湍流雷诺数Ret在Frt-Ret平面上呈现明显的分区,与经典的分层剪切流理论基本吻合.
推荐文章
长江河口潮位站潮汐特征分析
长江河口
潮位
潮差
分潮
潮汐特征
长江河口盐度监测布局研究
长江河口
盐度
监测系统
站位布局
数值模拟
长江河口河海分界的探讨
河海分界
长江口
滩涂
长江河口岸滩侵蚀演变模式
岸滩侵蚀
演变模式
长江河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夏季长江河口层化与湍流混合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热带海洋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分层流 浮力频率 底部混合层 上层密度跃层 长江河口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海洋水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9
页数 7页 分类号 P731.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78/20171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包芸 中山大学力学系 81 535 16.0 20.0
2 吴加学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13 54 4.0 7.0
3 林姚坤 中山大学力学系 1 1 1.0 1.0
7 陈起程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层流
浮力频率
底部混合层
上层密度跃层
长江河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海洋学报
双月刊
1009-5470
44-1500/P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0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