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以九龙山林缘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为研究对象, 通过观测9月和10月北京九龙山林缘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 研究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和林缘、林内海拔梯度变化.通过观测空气温度、湿度、风速、饱和水汽压、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等指标的平均值、极大值和极小值,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定量化研究气象因素和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1) 九龙山林缘地区10月空气负离子浓度平均值比9月的空气负离子浓度高80%;9月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 10月上旬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型上升趋势, 10月中旬和下旬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为幂函数曲线型, 整体为下降趋势; (2) 林缘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比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高4%, 林缘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随海拔变化成波浪形, 对应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着海拔梯度变化成显著单峰型, 变化趋势与林缘地区相反; (3) 在所有气象因素指标中,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提取空气湿度最低值, 饱和水汽压最低值和空气温度最低值进行通径分析, 其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064, -0.817和0.468.因此空气湿度最低值是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最大直接因素.空气温度最低值通过空气湿度最低值和饱和水汽压的作用, 成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最大间接影响因素.通过研究林缘地区空气负离子情况并与林内进行对比, 揭示了林缘地区在森林康养规划中的重要性.
推荐文章
孔隙压力精确预测方法及其在九龙山地区的应用
四川盆地
川西北地区
九龙山构造
孔隙压力
精确计算
切比雪夫最佳一致逼近
九龙山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利用评价
九龙山
野生植物
利用评价
天目山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环境学
空气负离子
环境因子
天目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九龙山林缘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及与气象因素关系
来源期刊 生态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林缘 空气负离子 通径分析 相关性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1-198
页数 8页 分类号 S716.1
字数 59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108/j.cnki.1008-8873.2018.06.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辛学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39 487 16.0 21.0
2 裴顺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23 241 10.0 15.0
3 马淑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8 7 2.0 2.0
4 法蕾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13 92 3.0 9.0
5 余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8 13 3.0 3.0
6 吴迪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9 43 3.0 6.0
7 吴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6)
共引文献  (503)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5(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6(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7(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1(3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2(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3(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林缘
空气负离子
通径分析
相关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科学
双月刊
1008-8873
44-1215/Q
16开
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