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薇甘菊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的重要恶性入侵杂草,其种群跨境入侵扩张备受区域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2011年以来在我国相关农业科研机构、团队和专家的科技支撑下,中国云南与周边五国科研机构成立"大湄公河次区域植物保护工作组".本文简要介绍工作组围绕该入侵杂草在生态异质性条件下种群扩展与灾变过程的预警监测、阻截防控带建设、替代控制与选择性除草剂协同应用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为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服务于中国云南的经济国境线、绿色国境线和生态国境线发挥建设性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湄公河次区域薇甘菊的防控技术
来源期刊 生物安全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入侵杂草 薇甘菊 持续治理 显著成效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7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787.2018.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付斗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43 441 13.0 17.0
2 徐高峰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28 309 11.0 16.0
3 张玉华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23 257 10.0 15.0
4 申时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21 231 9.0 14.0
5 郭晋 12 27 4.0 4.0
6 木霖 19 45 4.0 5.0
7 岳英 8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湄公河次区域
入侵杂草
薇甘菊
持续治理
显著成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安全学报
季刊
2095-1787
35-1307/Q
16开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福建农林大学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4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