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野生动物学报       
摘要:
运用麦克马斯特法调查福州动物园灵长类动物的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显示福州动物园灵长类动物寄生虫感染率高,其中鞭虫感染率达53.3%.感染强度以环尾狐猴(Lemur catta)的类圆线虫为最高,每克粪便虫卵数(EPG)达18 750个/g;其次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鞭虫的EPG达18 300个/g.本试验采用2种驱虫药即甲苯咪唑及丙硫苯咪唑对灵长类动物进行驱虫,均达到良好的驱虫效果.本文在野生动物的寄生虫检查中,首次采用幼虫培养法对部分灵长类动物粪便进行培养,并获得东非狒狒(Papio anubis)类圆线虫幼虫及黑帽悬猴(Cebus apella)钩虫幼虫.
推荐文章
福州动物园圈养鸟类肠道寄生虫调查
寄生虫
鸟类
动物园
感染率
感染强度
福州动物园草食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驱虫效果调查
动物园
草食动物
寄生虫
感染率
感染强度
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圈养野生动物
寄生虫
感染率
圈养野生杂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杂食动物
寄生虫
感染率
感染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福州动物园圈养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其驱虫效果
来源期刊 野生动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灵长类动物 虫种 感染率 感染强度 驱虫效果 幼虫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案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32
页数 6页 分类号 S853.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小丽 12 17 2.0 3.0
2 唐耀 8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灵长类动物
虫种
感染率
感染强度
驱虫效果
幼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野生动物学报
季刊
1000-0127
23-1587/S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2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1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