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司法实务中,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罪中的"重大损失"存在多种认定模式.其中,"非法获利模式"的适用最为普遍,但是该模式易混淆民刑的相关判断标准.相比较而言,"利益损失模式"是对《刑法》第219条的文义解读,但因影响权利人获利状况的因素众多,以致实际可操作性较差."商业秘密价值模式"仅在商业秘密可估价且侵权行为致其价值全损的情况下才具有合理性.因此,需要在吸纳前三种认定模式的前提下,重构"重大损失"的综合认定模式,分层次确定违法行为造成权利人的损失:在损失数额具体可查证的情况下,适用"利益损失模式";在损失数额难以估算或确定的情况下,对于造成权利人全部损失的行为适用"商业秘密价值模式",对于造成权利人部分损失的行为适用"非法获利模式".
推荐文章
侵犯商业秘密罪之员工利用公司商业秘密牟利
商业秘密
员工
利用
违法行为
侵权行为
举证
企业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企业
商业秘密
法律保护
企业依法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若干思考
企业
商业秘密
保护制度
思考
商业秘密司法鉴定探讨
商业秘密
秘密性
相似性
司法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的司法认定
来源期刊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商业秘密 重大损失 认定模式 重构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84
页数 13页 分类号 D924.3
字数 160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玉文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23 204 10.0 14.0
2 沈佳丹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9)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商业秘密
重大损失
认定模式
重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双月刊
2095-5804
10-1136/C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7层
82-419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