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3个全球气候模式对中国气温季节变化模拟能力的空间差异特征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BCC-CSM1.1 (m)模式和GFDL-CM3模式能够再现中国气温的季节性变化,在中国东部地区模拟能力较强,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较小,在中国西部地区模拟能力较弱,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较大.与BCC-CSM1.1 (m)和GFDL-CM3模式相比,HADGEM2-ES模式再现中国地区气温季节变化的能力最弱,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在西部部分地区、内蒙古地区和东北地区较大,在华南地区南部较小.在相同模式下,日平均气温模拟效果最好,其次是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模拟效果最差.纬度、经度、海拔和坡度对气候模式模拟效果的影响存在模式间的差异,而坡向和地形遮蔽度对模式的模拟效果无明显影响.
推荐文章
CMIP5全球气候模式对中国黄河流域气候模拟能力的评估
黄河流域
CMIP5
综合评估
客观选择
不确定性
13个IPCC AR4模式对中国区域近40 a气候模拟能力的评估
IPCC AR4
全球气候系统模式
地面气温
降水
模式评估
区域气候模式REMO对中国气温和降水模拟能力的评估
区域气候模式(REMO)
气温
降水
模拟能力评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个全球气候模式对中国气温季节变化模拟能力的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干旱区地理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全球气候模式 气温 空间差异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气候与水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2-983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46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18.05.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艳华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系 20 194 7.0 13.0
2 任传友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系 25 283 8.0 16.0
3 宫诏健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系 4 5 1.0 1.0
5 芦晓彤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系 11 4 1.0 1.0
7 崔凤茜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系 2 9 1.0 2.0
8 卢晓菲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系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4)
共引文献  (721)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5(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6(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5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13(42)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4(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球气候模式
气温
空间差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区地理
双月刊
1000-6060
65-1103/X
大16开
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58-4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48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