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天气背景下,2016年8月19日下午上海地区发生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过程,此次过程历时3h、水平范围20~40 km,呈现出生命史短、局地性强的特点.基于上海地区地面自动气象站2分钟平均资料,采用仅需一层资料计算的非地转Q矢量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此次局地短时强降水发生发展演变成因,结果如下:(1)地面温度场和风场叠加分析表明,上海“城市热岛”特征与长江沿岸及邻近水域的热力不均匀分布引发了江风,江风将江岸邻近水域的湿、冷空气向城市陆地输送,并与陆地上干、热空气交汇,激发产生局地短时强降水,而降水的发生,导致地面温度下降、“城市热岛”特征减弱,从而减小水陆温度差,进而减弱江风,这直接减弱了有助于降水发生发展的动、热力强迫条件,促使降水趋于衰亡结束.(2)地面Q矢量散度辐合场和温度露点差叠加分析表明:在降水发生发展阶段,Q矢量散度辐合强迫产生垂直上升运动较强,而空气湿度条件相对较弱;在降水强盛阶段,Q矢量散度辐合强度和空气湿度的强度不仅增至最强,且上升运动区与高湿区重合;在降水衰亡阶段,地面空气一直维持高湿条件而Q矢量散度辐合强度明显减弱.这从地面大气中垂直上升运动条件和水汽条件揭示出致使降水强度发展演变的内在因素,且二者重叠区对降水落区有较好指示意义.最后,对地面Q矢量散度辐合场在局地短时强降水短临预报工作中的潜在应用前景进行了有意义的讨论.
推荐文章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海表温度的关系
两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SST异常
相关
GRAPES-GEPS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的集合预报评估与集合方法研究
GRAPES-GEPS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南亚高压
集合平均法
最数法
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西太平洋暖池
海表温度
降水
南昌市一次短时强降水成因分析
短时强降水
相当黑体亮温
不稳定层结
成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上海地区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成因的Q矢量分析
来源期刊 热带气象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局地短时强降水 Q矢量 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 成因分析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625
页数 16页 分类号 P426.62
字数 133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8.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志惠 14 40 5.0 6.0
2 岳彩军 6 11 2.0 3.0
3 顾问 8 32 5.0 5.0
4 唐玉琪 4 7 1.0 2.0
5 王晓峰 5 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1)
共引文献  (358)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4(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9(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局地短时强降水
Q矢量
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
成因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气象学报
双月刊
1004-4965
44-1326/P
大16开
广州市福今路6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78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