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王履、缪希雍著作中涉及外感热病的内容进行梳理,辨析其学术特色.王履认为伤寒、温病、热病的病因相同,但病机不同,伤寒是由表入里,温病是由里达外,发表之法不同,较少使用麻黄、桂枝等.缪希雍认为外感热病感邪途径为口鼻,提出“三阳多兼阳明”之说,以津液为本,治以清润,常将大剂石膏与麦冬、知母等合用,慎用汗下之法、温热及苦寒之品,强调因地因人制宜.他们的学术皆根植于《伤寒论》,认为伤寒是外感热病包括温病、疫病的主要病因;都认同温病与伤寒概念、病机、治法不同;在治法上较多使用清热、滋阴法,都提出慎用麻黄、桂枝.他们的学说推动了外感热病学术发展,对温病、疫病学术体系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推荐文章
叶天士对缪希雍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缪希雍
叶天士
学术思想
缪希雍治疗疟疾特色
疟疾/中医药疗法
@缪希雍
清暑益气
分经论治
穿琥宁注射液与病毒唑治疗外感热病的疗效比较
外感热病
穿琥宁注射液
病毒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王履与缪希雍外感热病学术特色辨析
来源期刊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王履 缪希雍 伤寒论 明代 外感热病 伤寒 温病 疫病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092
字数 38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董男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53 139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王履
缪希雍
伤寒论
明代
外感热病
伤寒
温病
疫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7785
36-1331/R
大16开
南昌市阳明路56号
44-79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19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