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自然通风建筑中,垂直方向上温度分布影响着热压通风.现对南京某单体大空间自然通风建筑垂直方向上温度进行实测,得出在九月份垂直温度呈线性变化,梯度在0.1~0.24 ℃/m范围内.将温度分层结合已有的热压模型,通过CFD模拟验证模型准确性,用Matlab计算分析建筑上下开口比Rab、室内热源q和垂直温度系数α对室内温度和自然通风量的影响,发现室内温度随着建筑上下开口比Rab和室内热源q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垂直温度系数α的增大而减小;建筑的自然通风量受室外温度影响较小,随着上下开口比Rab、室内热源q和垂直温度系数α的减小而减小.计算某高大空间在南京、重庆和广州各月的热压通风量和室内温度,结合热舒适模型确定满足基准通风量和热舒适要求的可利用上下开口比Rab范围和各月热舒适时数.结果表明:广州利用自然通风达到热舒适的时数最多,可利用的上下开口比Rab为1~9,室内热舒适时数占各月总时数的比例为35%~70%.
推荐文章
自然通风潜力分新研究进展
自然通风
潜力分析
评估体系
我国部分城市办公建筑自然通风潜力分析
自然通风
潜力分析
气候适宜性
厦门住宅夏季室内自然通风热环境实测与评价
住宅
自然通风
热环境
预测平均热反应指标
夏季
厦门市
自然通风潜力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自然通风潜力
评估体系
分析
帕时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大空间热分层实测和自然通风潜力分析
来源期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大空间 热分层 上部开口 热压通风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10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U834.5
字数 51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627.2018.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童艳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26 238 9.0 14.0
2 王昶舜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4 21 3.0 4.0
3 林凯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4 20 3.0 4.0
4 彭俊欢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2 13 2.0 2.0
5 霍德凯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大空间
热分层
上部开口
热压通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7627
32-1670/N
大16开
南京市浦珠南路30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43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