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设计并开发了一款小型电刺激仪器.输出电流强度为10、20、30、40 mA,脉冲宽度为100、300、500 μs.采用PIC12F675为主控芯片,结合自举升压电路,输出控制电路,银浆薄膜和导电水凝胶.通过电刺激腓总神经,使小腿肌肉主动收缩,挤压静脉血管,进而促进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实验结果表明,与静息状态相比,12组刺激强度中有10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足背屈状态相比,有4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有1组数据VAS评分结果为重度不适,7组数据为中度不适.该小型电刺激仪器可使下肢腘静脉峰值血流速度最大提高7.97倍.对静脉回流加速效果明显.
推荐文章
神经肌肉电刺激预防深静脉血栓研究进展
神经肌肉电刺激
深静脉血栓
妇科术后
机械预防
脑卒中病人深静脉血栓机械预防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
机械预防
综述
气压治疗对预防下肢神经损伤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下肢神经损伤
深静脉血栓形成
气压治疗
满意度
不同经穴组方电刺激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手术
卧床患者
深静脉血栓
经穴电刺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小型经皮神经电刺激系统
来源期刊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神经肌肉电刺激 血流动力学 预防 围手术期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0-4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18|TP274
字数 27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29/j.cnki.1672-6278.2018.04.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金武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47 281 9.0 15.0
3 叶燕语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1 1 1.0 1.0
6 万克明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
共引文献  (17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静脉血栓形成
神经肌肉电刺激
血流动力学
预防
围手术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季刊
1672-6278
37-1413/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解放路11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57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