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岩溶关键带调查研究的目标是揭示岩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演化机制,旨在为经济社会提供资源环境服务的可持续管理对策,指出在合理的人为活动下增强岩溶关键带韧性的办法及修复受损部位的有效途径.碳酸盐岩作为可溶岩,赋予了岩溶关键带在结构上及物质循环过程中的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等方面的若干特殊性.该文以中国西南岩溶区为例,总结了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从桂林岩溶区到重庆武隆岩溶区,岩溶关键带发育厚度由几米逐渐增厚至1000 m的区域差异;岩溶关键带的垂向物质循环过程以土壤-表层岩溶带为中心环节,而在横向上则呈现"岛屿状"镶嵌分布特征,地表生态具脆弱性;岩溶关键带碳循环过程包括岩溶碳循环和生态碳循环两部分,碳汇则由植物碳汇、土壤碳汇和岩溶碳汇组成,初步估算其碳汇通量为64.36 t/(km2·a).
推荐文章
岩溶关键带水循环过程研究进展
岩溶关键带
水循环
研究进展
岩溶关键带及其碳循环研究进展
地球系统科学
岩溶关键带
碳循环
岩溶碳汇
我国西南岩溶区表层岩溶带的水文动态分析
水文观测
表层岩溶泉
溶丘洼地型
峰丛洼地型
西南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研究的关键问题
西南岩溶山区
大型滑坡
崩塌
成灾模式
早期识别
风险防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西南岩溶关键带结构与物质循环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调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岩溶关键带 岩溶碳循环 岩溶发育 中国西南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本期特约稿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642.25
字数 101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388/j.zgdzdc.2018.05.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芬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9 76 6.0 8.0
2 杨慧 3 3 1.0 1.0
3 吴夏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81)
共引文献  (2014)
参考文献  (5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6(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1998(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5)
19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01(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02(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03(7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2)
2004(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05(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6(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7(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8(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9(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1(5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12(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3(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5(2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6(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溶关键带
岩溶碳循环
岩溶发育
中国西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调查
双月刊
2095-8706
10-1260/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