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南秦岭北缘小茅岭复式岩体主要由宋家屋场基性辉绿(辉长)岩, 迷魂阵、磨沟峡和叶家湾中性-偏酸性闪长岩组成, 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870~840 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 宋家屋场基性岩属亚碱性系列岩石, 富集轻稀土元素及大离子亲石元素, Nb、Ta、Ti、P等具有弱的负异常, Zr、Hf等高场强元素的含量较高, Zr/Y、Ta/Yb比值较高, Zr/Nb比值较低, 与岛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 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投于火山弧岩石区域, 一些元素的富集特征可能来源于受俯冲块体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迷魂阵、磨沟峡及叶家湾闪长岩体均属准铝质亚碱性系列岩石, 具有岛弧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Sr-Nd-Hf 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 宋家屋场岩体主要来自亏损地幔源区, 磨沟峡和叶家湾岩体主要为新生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 而迷魂阵岩体主要为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上述特征表明小茅岭复式岩体各组成部分可能形成于870~840 Ma俯冲相关的岛弧构造背景, 俯冲块体脱水形成的流体交代上覆地幔楔, 这种地幔部分熔融形成了宋家屋场角闪辉绿(辉长)岩, 由于基性岩浆的加热, 诱发新生基性下地壳及原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 岩浆上升、侵位, 形成磨沟峡、叶家湾及迷魂阵岩体.结合陡岭地区~850-780 Ma变质作用及岩浆事件相关报导, 在南秦岭北缘小茅岭—陡岭隆起带上, 新元古代早期存在一期构造-岩浆-变质事件, 该事件的区域大地构造属性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西秦岭东段秦岭大堡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构造意义
花岗岩岩基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西秦岭
大堡岩体
南秦岭土地岭铌钽矿床火山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火山岩
铌钽矿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土地岭
南秦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秦岭小茅岭复式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小茅岭复式岩体 岩石地球化学 Sr-Nd-Hf同位素 秦岭造山带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II 研究与调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1-215
页数 15页 分类号 P588.124|P59
字数 91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75/cagsb.2018.0125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纪舜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4 504 12.0 22.0
2 和政军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3 686 15.0 23.0
3 牛宝贵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1 767 12.0 21.0
4 刘仁燕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8 95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5)
共引文献  (1026)
参考文献  (5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5(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1996(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9)
1997(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1998(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0)
1999(6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6)
20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2(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3)
2003(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4(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05(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6(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5)
2007(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08(3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9(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0(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23)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茅岭复式岩体
岩石地球化学
Sr-Nd-Hf同位素
秦岭造山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