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索环境湿度对煤尘浓度测量精度的影响,在分析激光散射法、β射线法和电荷感应法这3种主要测尘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开展了煤尘浓度测量及其误差的实验分析,并指出了各自的补偿方法.煤尘浓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当相对湿度为50%时,3种测尘方法的误差均小于7%;当相对湿度为60% ~70%时,激光散射法的误差大于20%,β射线法和电荷感应法的最大误差都约为15%;当相对湿度大于70%时,3种测尘方法的误差都较大.通过对激光散射法和电荷感应法增加湿度检测系统,激光散射法根据湿度调整质量浓度转换系数,电荷感应法根据湿度调整算法的系数,β射线法则采用动态加热的补偿方法,以消除湿度的影响.
推荐文章
井下煤尘浓度和湿度对电磁波传输的影响研究
井下无线通信
电磁波传输
煤尘浓度
湿度
电磁损耗
对煤矿测量中提高测量精度措施的研究
煤矿测量
提高精度
措施研究
一种基于NDIR原理的CO2浓度测量的温度补偿模型
CO2浓度测量
非色散红外
温度补偿
数字滤波
非线性计算模型
仿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湿度对煤尘浓度测量精度的影响实验及其补偿措施
来源期刊 矿业安全与环保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尘浓度 激光散射法 β射线法 电荷感应法 相对湿度 测量误差 补偿修正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D714+.3
字数 306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易俊 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61 479 11.0 20.0
3 王文和 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65 216 7.0 11.0
6 王杰 16 47 3.0 6.0
7 谢双 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尘浓度
激光散射法
β射线法
电荷感应法
相对湿度
测量误差
补偿修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双月刊
1008-4495
50-1062/TD
大16开
重庆市九龙坡区二郎科城路6号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78-35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0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24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