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钢结构抗连续性倒塌分析中多数采用直接拆柱法,不能真实反映由于火灾引起钢结构发生连续性倒塌时的实际情况,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无楼板的多层钢框架模型,选取已有文献中角部区域不同失效柱个数的工况.采用热-固耦合法,考虑火灾使柱失效和材料非线性 、几何非线性进行分析.研究了火灾下钢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及角部区域允许失效柱个数,并将分析结果与已有文献采用直接拆除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ANSYS中热-结构耦合功能,结合生死单元法能够较好模拟钢框架由于火灾导致结构发生连续性倒塌的过程;通过分析3种角部区域不同失效柱个数的工况结果,得出失效柱允许个数为3根;与现有文献采用直接拆除法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采用直接拆除法分析结果过于保守,考虑火灾导致柱失效更加贴近实际倒塌情况.
推荐文章
爆炸下钢柱破坏时间及残余承载力对钢框架连续倒塌的影响?
钢框架
连续倒塌
破坏时间
残余承载力
单自由度模型
爆炸冲击对多层钢框架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钢框架
备用荷载路径法
爆炸冲击荷载
连续倒塌分析
多层钢框架抗连续倒塌分析
建筑工程
钢结构
抗连续倒塌
RC框架结构基于抗连续倒塌破坏机制的对策研究
RC框架结构
连续倒塌
倒塌破坏机制
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火灾下柱失效对多层钢框架连续倒塌的影响
来源期刊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火灾 钢框架结构 连续倒塌 生死单元法 有限元分析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3-210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973.2
字数 38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2049.2018.05.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壮南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3 67 4.0 7.0
2 杨玥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火灾
钢框架结构
连续倒塌
生死单元法
有限元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2049
61-1442/TU
大16开
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内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7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97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