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水热合成法、灼烧针铁矿和纤铁矿的方法制备了3种赤铁矿,分别记为Hem-1、Hem-2和Hem-3;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及微孔分析、质子电位滴定等技术分析了样品的表面性质,并研究了样品吸附氟离子的特性.结果显示,Hem-1为纯度高、结晶度良好的赤铁矿,Hem-2和Hem-3为结晶度依次减弱的赤铁矿.Hem-1、Hem-2和Hem-3分别为100~200 nm的似球状物、长度200~500 nm的棒状物和100 nm左右无特征形貌的纳米颗粒.Hem-1、Hem-2和Hem-3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4.46、23.29和37.16 m2· g-1.样品的表面分形度和表面活性羟基密度都表现为Hem-1<Hem-2<Hem-3.Hem-1、Hem-2和Hem-3对氟离子的最大吸附量qmax分别为6.23、7.19和10.54 mg·g-1.可见,不同方法制备的赤铁矿对氟的吸附容量有较大差异.Langmuir模型比较适合拟合 Hem-1和 Hem-2对氟离子的等温吸附数据(R2分别为0.988和0.991),而Freundlich模型对Hem-3的等温吸附数据的拟合度较高(R2为0.971).这表明Hem-1和Hem-2对氟离子的吸附为匀质性表面的单层吸附,而异质性表面的多层吸附为Hem-3吸附氟离子的主要模式.
推荐文章
合成沸石对Sr2+的吸附性能及其表征
合成沸石
Sr~(2+)
吸附性能
表征
铝基锂吸附剂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氢氧化铝
吸附剂
锂离子
选择性
Ni-MOF-74制备及其对CO的吸附性能
Ni-MOF-74
挤压成型
CO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几种赤铁矿的制备、表征及其对氟的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赤铁矿 制备方法 表面性质 吸附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0-296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14.81
字数 52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56.2018.02.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世勇 湖北民族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38 282 10.0 15.0
2 向文军 四川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16 37 3.0 4.0
3 朱朝菊 四川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11 2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赤铁矿
制备方法
表面性质
吸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