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能源供需矛盾的加剧,河北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呈快速增长态势,对地热流体可采量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亟待加深.通过实例,采用热储法、解析法、统计分析法和数值模拟4种方法对河北平原区层状热储地热流体可开采量进行了评价和对比;分析了岩涪热储及资源现状.研究认为:热储法和解析法适合勘查程度较低、无地热井或仅有少量地热开采井和产能试验数据的地热田,其计算精度较低;统计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适用于勘查程度较高、已开发利用多年、具有多年动态监测资料的地热田,计算结果可靠程度较高;地热流体中岩溶热储具有温度高、易回灌、可持续性好等特点,主要赋存于古生界和中新元古界地层中;岩溶热储被新生界地层覆盖,有利于储集层的聚热和保温;在基岩隆起带(古潜山)岩溶裂隙发育,构成深部热水储集层,可形成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热田,是下一步地热勘查和开发的主要热储类型.
推荐文章
河北平原地裂缝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
地裂缝
分布
成因机制
河北平原
豫北平原地热资源潜力分析
豫北平原
地温资源
地热梯度
分布规律
河北省平原地热资源利用模式研究
地热资源
综合梯级利用模式
平原
地热
河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主要进展及成果
河北平原
地面沉降
主要进展
成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北平原地热流体可采量计算方法及岩溶热储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调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热流体 可开采量 层状热储 岩溶热储 地热回灌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5
页数 8页 分类号 P314
字数 84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388/j.zgdzdc.2018.02.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热流体
可开采量
层状热储
岩溶热储
地热回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调查
双月刊
2095-8706
10-1260/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