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前人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独立生活或纯培养的细菌等原核微生物会分泌外膜泡囊,这些泡囊在多个生物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用扫描和透射电镜对水生植物满江红体内的共生蓝细菌和内生细菌(合称内生菌)产生的泡囊进行了观察和超微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内生菌不仅在活跃的营养生长期,而且在有性繁殖阶段均会释放泡囊,甚至在濒临死亡时也会排出泡囊.根据这些外膜泡囊的超微结构特征,将之分成5种类型,即中透型、内膜型、单核型、多核型和多泡型.通过对泡囊产生过程中超微结构变化的分析,认为本研究材料的内生菌周质层中的肽聚糖参与外膜泡囊的生成与释放.这一结果对阐明原核生物泡囊的发生机制具有普遍意义.本研究还对电镜图像的判读进行了讨论,以避免由于样品前处理等人为干预产生的假象而导致误判.
推荐文章
满江红属系统学研究的新进展
满江红属
系统学
分类
分子标记
血色病肝细胞透射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及超微结构观察
血色病
肝细胞
电镜
X射线显微分析法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的电镜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
肠黏膜
超微结构
革兰阴性菌外膜囊泡的研究进展
革兰阴性菌
外膜囊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满江红内生菌外膜泡囊的电镜观察与超微结构分析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膜外泡囊 蓝细菌 细菌 电子显微镜 超微结构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6-813
页数 8页 分类号 S555
字数 36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8.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坚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36 255 9.0 14.0
2 陈彬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1 69 4.0 7.0
3 郑伟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70 691 15.0 21.0
4 罗钦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28 136 7.0 11.0
5 黄敏敏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9 32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膜外泡囊
蓝细菌
细菌
电子显微镜
超微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