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讨青海软玉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及成矿年代,对三岔口矿点、拖拉海沟矿点及大灶火矿点的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Ar-Ar法定年的测试.结果显示,软玉样品的主量元素变化不大,与透闪石的理论值相符;微量元素差异较大,说明不同矿点成矿环境不同;稀土元素总量较低(0.29×10-6 ~40.72×10-6),Eu中度负异常(0.49 ~0.84),除大灶火青玉样品具左倾的重稀土元素富集模式[(La/Yb)N=0.16 ~0.61]外,其他样品都具有右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模式,(La/Yb)N=2.87 ~6.34.三岔口矿点、拖拉海沟矿点软玉样品的稀土元素分配曲线与纳赤台基性辉长岩相似,大灶火矿点黄玉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与二长花岗岩相似,而青玉的分配模式与斜长花岗岩相似.样品的TAl3+、C Al3+和Ti含量变化表明,翠青玉的成矿温度最高、压力最大,黄玉成矿温度较高、压力较大;烟青玉和青玉成矿温度较高、压力较低;白玉、青白玉和糖玉成矿温度较低、压力较低.翠青玉和黄玉中明显较低的Zr/Hf、Nb/Ta和Sr/Ba值提示其成矿环境酸性明显加强.3个矿点样品的成矿年代301.38 ~ 237.28 Ma介于晚石炭世—中三叠世之间,属于印支-海西运动阶段.成矿年代均晚于侵入岩形成年代,说明矿体经历了多次热液交代过程.
推荐文章
K-Ar法和Ar-Ar法两种定年方法的差异性对比及讨论
K-Ar法
Ar-Ar法
定年
Ar核反冲丢失
阶段加热
青海南部杂多地区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石的特征及Ar-Ar定年
青藏高原
双湖-澜沧江结合带
早二叠世
超镁铁质-镁铁质岩
岩石地球化学
Ar-Ar定年
湘东北临湘地区钾质煌斑岩~(40)Ar-~(39)Ar定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钾质煌斑岩
~(40)Ar-~(39)Ar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湘东北
缅甸高林矿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浅析
地质体
地球化学
成矿特征
高林
缅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海不同矿区软玉地球化学特征及Ar-Ar定年研究
来源期刊 岩石矿物学杂志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软玉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成矿年代 成矿环境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宝玉石矿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5-668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578.955|P597+.3
字数 80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阮青锋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2 112 6.0 7.0
2 李东升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8 46 4.0 6.0
3 于海燕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5 9 2.0 2.0
4 廖宝丽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8)
共引文献  (155)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3(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7(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软玉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成矿年代
成矿环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矿物学杂志
双月刊
1000-6524
11-1966/P
大16开
北京阜外百万庄路26号地质所
82-5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61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