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连续旋转爆轰波的传播过程,采用充填H2/O2 混气的切向预爆轰管起爆,开展了H2/Air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试验研究.在当量比为0.76的工况下,试验成功起爆并实现了旋转爆轰波的自持传播,获得的连续旋转爆轰波传播主频为5211.25 Hz,传播波速为1439.97 m/s.分析了连续旋转爆轰波的起爆、传播和熄爆过程,发现在连续旋转爆轰波的起爆过程中,预爆轰管产生的初始爆轰波进入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后,并未直接转变为连续旋转爆轰波,而是经历了一个爆燃转爆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激波压力峰值的分布由疏到密,激波强度不断增大,说明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内压缩波系逐渐汇合增强,形成前导激波,不断诱导引爆可燃混气,最终形成爆轰波.在旋转爆轰波的熄爆过程中,切断燃料供给之后,爆轰波并没有立即解耦,而是在旋转数周之后,才完全解耦为爆轰产物.
推荐文章
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气液两相爆轰波传播特性二维数值研究
CE/SE方法
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
气液两相
流场
自持机理
分叉管内爆轰波传播特性实验研究
爆轰波
分叉管
二次点火
进气压力
扰流片
涡轮导向器对旋转爆轰波传播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旋转爆轰燃烧室
涡轮导向器
工作特性
压力振荡
爆轰波拐角传播三维数值模拟
爆炸力学
拐角爆轰
数值模拟
爆轰波
低压爆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连续旋转爆轰波传播过程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固体火箭技术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连续旋转爆轰波 起爆 H2/Air 传播过程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推进与动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8-693
页数 6页 分类号 V430
字数 33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73/j.issn.1006-2793.2018.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翁春生 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43 815 15.0 19.0
2 李宝星 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30 4.0 5.0
3 郑权 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70 3.0 8.0
4 武郁文 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9 3 1.0 1.0
5 王放 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 24 1.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连续旋转爆轰波
起爆
H2/Air
传播过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固体火箭技术
双月刊
1006-2793
61-1176/V
大16开
西安市120信箱47所编辑部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6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090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