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对非哺乳期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的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8年2月本院病理确诊为非哺乳期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的33例女性患者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本院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50例女性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所有患者的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结果,探讨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常规二维超声显示为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的病灶;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均为Ⅳ类,包括ⅣA类2例、ⅣB类18例、ⅣC类1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显示病灶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信号的Adler分级为0级3例,Ⅰ级5例,Ⅱ级6例,Ⅲ级19例.超声造影检查显示早增强、高增强的病灶,未发现穿支血管,其中75.8%(25/33)的病灶呈向心性增强伴清晰的边界,33.3%(11/33)的病灶出现灌注缺损,9.1%(3/33)的病灶出现蟹足样增强.78.8%(26/33)病灶的高增强区域位置局限,60.6%(20/33)病灶可以观察到Cooper韧带与皮下脂肪层间存在平行走行的血管;弹性成像改良评分:1分18例,2分6例,3分6例,4分3例.对照组:BIRADS分类均为Ⅵ类;病灶内CDFI信号的Adler分级为0级3例,Ⅰ级6例,Ⅱ级9例,Ⅲ级32例;超声造影结果与病理结果有关,39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造影后表现为病灶内造影剂分布不均匀,9例导管内原位癌患者造影后表现为不均匀且高增强、不规则、边界模糊,3例髓样癌患者造影后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造影剂分布均匀,且造影后肿块未见明显变化,但有穿支血管;弹性成像改良评分:2分2例,3分8例,4分40例.超声造影对全部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4.8%、88.0%、86.7%,超声弹性成像对全部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0.9%、80.0%、84.3%,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对全部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3.9%、94.0%、94.0%.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的诊断价值优于单一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结论 非哺乳期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无特异的临床特征,仅依靠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容易误诊,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检查可有效协助其鉴别诊断,判断病灶的良/恶性.
推荐文章
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的超声彩色多普勒及弹性成像诊断分析
超声
彩色多普勒
弹性成像
乳腺癌
非哺乳期乳腺炎
诊断
特发性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的影像特点与鉴别诊断
特发性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
磁共振成像
乳腺结核
导管周围乳腺炎
乳腺癌
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磁共振鉴别诊断
肉芽肿性乳腺炎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常规超声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超声检查
肉芽肿
乳腺肿瘤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弹性应变率比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对非哺乳期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的表现及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探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超声造影 超声弹性成像 肉芽肿 鉴别诊断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5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37/YXQY.2018.07-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团结 亳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2 2 1.0 1.0
2 王洲 亳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7 3 1.0 1.0
3 任永凤 亳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4 3 1.0 1.0
4 李健 亳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4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1)
共引文献  (379)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5(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6(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哺乳期乳腺炎
超声造影
超声弹性成像
肉芽肿
鉴别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月刊
1674-7372
11-9298/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人卫大厦B座306室
82-136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0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48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