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膜反应器对比在不同的工况下反渗透膜和渗透气化膜脱水回收[Emim][OAc]离子液体的效果.结果表明,反渗透膜对于低浓度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截留效果,而随着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加,透过反渗透膜离子液体的浓度增加,脱水效果变差,并且渗透量也从原来浓度为2%(wt)的[Emim][OAc]的9 kg/(m2·h)降低到了8%(wt)时的1.69 kg/(m2·h).渗透气化膜在温度为100℃、流速为10 mL/min条件下,内循环62小时,通量从最开始的0.434 kg/(m2·h)到0.302 kg/(m2·h),保持略微下降的趋势,而离子液体的浓度从初始的20%(wt)上升到50%(wt).表明了利用渗透气化膜对于IL-H2O脱水的可行性.对IL离子液体的脱水回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离子液体回收循环利用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离子液体
回收
循环利用
绿色技术
电渗析-真空膜蒸馏集成膜法回收离子液体
电渗析
真空膜蒸馏
集成膜法
回收
离子液体
浓度
离子交换树脂法回收水中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
离子交换
吸附
脱附
回收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应用研究进展
离子液体
支撑液膜
分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膜脱水回收离子液体的研究
来源期刊 广州化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离子液体脱水 纤维素预处理 渗透气化膜 反渗透膜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6
页数 9页 分类号 TQ311
字数 37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60/j.cnki.gzhx.201806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洁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化工过程研究所 18 36 4.0 5.0
2 蒋胤伟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化工过程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离子液体脱水
纤维素预处理
渗透气化膜
反渗透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化学
双月刊
1009-220X
44-1317/O6
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