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色彩是文物的外衣,赋予了文物栩栩如生、不可再生的形象。在外界环境光照、温湿度等的影响下,各类文物的色彩出现了褪变色、粉化、脱落、晕染等各种病害,影响文物外观和安全。宏观呈现的色彩变化反映着微观颜料或染料化学组成或结构的改变。本文论述了文物色彩分析保护原则与步骤,保护修复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文物色彩的科学分析与保护对于解读色彩类文物的艺术、历史、科学价值,传承文物的传统制作技艺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测试流程的规范化有利于文物的安全及有效信息的提取,保护修复方法的梳理对于色彩文物的科学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苏州拙政园的植物色彩分析
风景园林
拙政园
植物
色彩
多尺度植物色彩表征及其与人体响应的关系
植物色彩
植物视觉尺度
视觉审美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对植物色彩艺术的研究与思考
色调
明度
纯度
搭配形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文物色彩分析与保护方法的思考与探讨
来源期刊 首都博物馆论丛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文物 色彩 分析 保护
年,卷(期) sdbwglc_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9-346
页数 8页 分类号 G264.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秋菊 首都博物馆保护科技与传统技艺研究部 13 4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物
色彩
分析
保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首都博物馆论丛
年刊
大16开
北京市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5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