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谋虚伪表示属于非自愿的意思表示瑕疵,可以分为虚构行为与隐藏行为两大类型,在基本原理上涉及意思自治与信赖保护原则.通谋虚伪表示与恶意串通行为不同,后者是当事人通谋为意思表示一致,而且具有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意图.在通谋虚伪表示中,当事人之间虚构行为绝对无效,但是该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在存在隐藏行为的情形,不同的第三人之间有可能产生利益上的冲突,应确认外在的表见行为有效.《民法总则》第146条并未规定"通谋虚伪表示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应当通过司法解释予以完善.
推荐文章
论《民法总则》背景下的医疗损害责任制度
侵权责任法
民法总则
利益关系
论我国知识产权法典之总则设计
知识产权法典
总则设计
民事权利
论民法典中环境规范的体系建构
民法典
环境规范
私法
协调路径
体系建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民法总则》上的通谋虚伪表示
来源期刊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通谋虚伪表示 虚构行为 隐藏行为 恶意串通 善意第三人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法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7
页数 9页 分类号 D923.1
字数 115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51/j.cnki.issn1002-3194.2018.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冉克平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43 411 14.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12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通谋虚伪表示
虚构行为
隐藏行为
恶意串通
善意第三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季刊
1004-8820
37-1213/N
16开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0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47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