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前一次走进浦南,是因为大唐松洲书院。这一次,近距离了解浦南,则是因为古傩。傩,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苦难”的“难”,从字的构造上看,表达出人们在苦难中需要寻求解脱的愿望。起源于远古洪荒时期的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记载,是融原始面具舞、祭祀、音乐、戏剧于一体的文化表现形式,多用于迎神赛会、驱逐疫鬼。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王今栋在《傩的秘密》一书中说:“傩是一种声音、一种影子、一种民间群众的浪潮艺术,是中国民间从古至今逐渐形成的民俗、民艺。”
推荐文章
湘中梅山傩戏口述档案资源建设探究
梅山傩戏
口述档案
资源建设
梅山傩戏主题探析
梅山傩戏
核心价值
家国同兴
繁衍生息
合浦南珠美誉升降论
南珠
美誉
升降
巴洛克
流动
提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到浦南去看古傩
来源期刊 闽南风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近距离 甲骨文 博物馆 中国 民间 书院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4
页数 3页 分类号 TU24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距离
甲骨文
博物馆
中国
民间
书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闽南风
月刊
1674-554X
35-1297/G0
漳州市胜利西路118号4号楼
34-86
出版文献量(篇)
364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