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利用生物力学的方法比较传统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椎间孔外腰椎椎体间融合术(extra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LIF),在不同内固定方式下的稳定性.方法 选取12具新鲜尸体腰椎(L3~S1)标本,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包埋.标本首先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的生物力学测试,数据取平均值,作为对照组,记为C组.随后将12具标本随机分为两组:T组(TLIF组)和E组(ELIF组),每组6例,各组再序贯分为3个亚组记为T1、T2、T3组及E1、E2、E3组.各组内固定方式如下:单边固定TLIF(T1组),单边固定ELIF(E1组),双边固定TLIF(T2组),双边固定ELIF(E2组),单边固定TLIF+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T3组),单边固定ELIF+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E3组).采用Panjabi内固定物稳定性试验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计算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6种工况下的L4~L5节段角位移.结果 E1与T1组L4~L5活动度均较C组明显减小(P<0.05).E1组各工况下的活动度小于T1组,尤以后伸、左侧屈、左旋及右旋时明显(P<0.05);E1组在各工况下的活动度明显高于T2组(P<0.05);E3组活动度除在右屈时活动度与E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工况下活动度E3组均明显低于E1组(P<0.05),而且在限定载荷范围内与T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当前载荷下E2组活动度与T2组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3组活动度与T3组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F单边固定的稳定性优于TLIF单边固定,但其稳定性低于经典的TLIF双边固定,ELIF手术单边固定加用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后稳定性得以提高,在限定载荷范围内与TLIF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相当,ELIF是一种安全有效,更加微创的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式.
推荐文章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经皮
疗效比较研究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实验
椎间融合术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
腰椎
牛物力学
RF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腰椎滑脱
减压
复位
内固定
植骨融合
异种骨椎间融合器附加椎弓根钉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腰椎L3-L5
置异种骨融合器
椎弓根钉固定
稳定性
黏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腰椎椎间孔外椎体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来源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腰椎椎间融合 微创 生物力学实验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15
字数 43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18/j.1008-0392.2018.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军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脊柱外科 87 640 15.0 21.0
2 郭松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脊柱外科 8 19 2.0 4.0
3 杨明杰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脊柱外科 21 117 7.0 10.0
4 曾诚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脊柱外科 6 41 2.0 6.0
5 李立钧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脊柱外科 44 260 9.0 13.0
6 潘杰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脊柱外科 27 406 10.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腰椎椎间融合
微创
生物力学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008-0392
31-1901/R
大16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72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3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