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无机盐工业       
摘要:
为了确定锅炉底渣的最佳煅烧活化条件,以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对锅炉底渣煅烧活化工艺做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观察了锅炉底渣的微观形貌和锅炉底渣中矿物组成,采用滴定法测定不同煅烧活化条件下所得的活化产物中氧化铝与二氧化硅的溶出率,确定了锅炉底渣的最佳煅烧活化工艺参数:锅炉底渣与NaOH的质量比为1∶1.2、煅烧温度为700q℃、保温时间为2.5h、升温速率为4℃/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锅炉底渣中莫来石和石英相基本消失,转化为可溶性的硅铝酸钠,锅炉底渣得到充分活化,锅炉底渣中硅铝溶出率最佳.
推荐文章
采用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复合活化剂制备炭微球吸附材料
活性炭微球
化学活化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吸附性能
氢氧化钠分解磷石膏工艺研究
磷石膏
氢氧化钠
分解
转化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方法的改进
饱和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配制方法
浓碱法
混合水溶液体系中甲醇和氢氧化钠的分离回收
甲醇
苛性钠
真空蒸馏
单因素实验
正交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氢氧化钠煅烧活化锅炉底渣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无机盐工业 学科
关键词 锅炉底渣 煅烧活化 溶出率 氢氧化钠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健康·安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131.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莹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6 390 11.0 17.0
3 范仁东 12 35 4.0 5.0
4 曹君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 36 3.0 6.0
5 何富军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1 3.0 3.0
6 秦健波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0)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锅炉底渣
煅烧活化
溶出率
氢氧化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盐工业
月刊
1006-4990
2-1069/TQ
大16开
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三号路85号
1960-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5101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