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在青海东部山区对人工林进行分类并构建低效人工林评价体系,文中采用系统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国内同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青海东部山区低效人工林进行了详查.结果表明:以低效林群落生长状况和立地条件为依据,将该地区低效人工林类型划分为:过密林、退化老化林、树种不适林、残次林和病虫危害林,并构建了一个由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低效人工林类型划分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促进该地区山地人工林的健康发展.
推荐文章
青海东部人工生态公益林近自然经营的林分结构调整
近自然经营
人工林
生态公益林
林分结构调整
近自然度评价
高寒丘陵区不同退耕年限人工林形质评价
退耕还林
形质评价
层次分析法
高寒丘陵区
青海东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青海东部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治理对策
北京市低山区低效油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研究
北京市低山区
低效油松人工林
林分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海东部山区低效人工林类型及评价体系构建
来源期刊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青海东部山区 低效人工林 类型划分 评价指标体系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26
页数 8页 分类号 S75
字数 35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01/j.cnki.qhwxxbzk.2018.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淑霞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8 16 2.0 3.0
3 马玉林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2 8 2.0 2.0
7 李海佳 2 2 1.0 1.0
8 单笑笑 3 2 1.0 1.0
11 曹成芳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海东部山区
低效人工林
类型划分
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6-8996
63-1042/N
青海省西宁市宁大路251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228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