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中骨水泥弥散不佳时,行对侧补充穿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单侧穿刺PVP方法治疗285例(319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中,骨水泥弥散不佳时行对侧补充穿刺的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63~88岁;T111例,T124例,L13例,L22例,L31例,L5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6 d.观察该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残余腰痛、椎体两侧高度丢失等情况.结果:行对侧补充穿刺的13例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且均未出现术后残余腰背痛.随访期间内椎体两侧高度丢失(原穿刺侧0.35~3.69 mm;补充穿刺侧0.59~3.66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单侧PVP出现骨水泥弥散不佳时,采取对侧补充穿刺能减少术后残余痛的发生,同时可减小椎体两侧高度丢失差值,继而防止患椎侧方畸形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及思路.
推荐文章
经皮穿刺椎体硬化成形术
脊柱
脊椎穿刺
硬化疗法
放射学,介入性
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渗漏
术前
椎体特征
系统化健康教育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中的应用
系统化健康教育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临床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椎体成形术
放射学,介入性
脊柱疾病
并发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侧补充穿刺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弥散不佳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 学科
关键词 骨折,压缩性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8-117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7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034.2018.1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慧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骨科 17 142 5.0 11.0
2 吴永生 3 5 1.0 2.0
3 邓晓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骨科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折,压缩性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伤
月刊
1003-0034
11-24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82-3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