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解决相变传热过程对空间尺度的矛盾性需求,通过粉末烧结和表面处理的方法制备了乳突状多尺度结构表面,研究了多尺度结构、颗粒直径和润湿性等因素对池沸腾传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乳突状多尺度结构可有效分离气液流动路径,强化传热,临界热流密度可提高至光表面的2.2倍,且发现其传热性能随颗粒直径的增加而提高.经H2O2氧化处理后,加热表面的润湿性得以改善,并构成纳-微-毫3尺度结构,其中纳米级尺度结构用于拓展相变面积,微米级尺度孔隙用于液体吸入,毫米级尺度孔隙用于蒸汽溢出,3种尺度分工合作,将不同的相变过程合理地分配到与之相适应的尺度空间内,使多尺度表面的传热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推荐文章
烧结型多孔表面管外池沸腾传热特性
烧结多孔表面
核态沸腾
起始沸腾过热度
强化传热
石墨烯/镍复合微结构表面的池沸腾传热特性
石墨烯/镍复合表面
微结构
润湿性
相变
传热
超亲/疏水性表面池沸腾传热研究
润湿性
微纳结构
池沸腾
超亲水
超疏水
水在开孔泡沫铜中的池沸腾传热特性
泡沫金属
池沸腾
传热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突状多尺度结构表面的池沸腾传热特性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尺度 池沸腾 传热 润湿性 乳突状表面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传递现象与单元操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2-31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124
字数 41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9015.2018.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进良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120 474 11.0 16.0
2 纪献兵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9 111 6.0 9.0
3 周冬冬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5 10 1.0 3.0
4 代超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5 12 2.0 3.0
5 王野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尺度
池沸腾
传热
润湿性
乳突状表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