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度宫腔粘连并拟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的患者60例,其中术后宫内置入宫内节育器(IUD)18例(A组),人工周期治疗18例(B组),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24例(C组).术后3个月检查宫腔形态和子宫内膜恢复情况,比较三组术后子宫再粘连发生率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A、B、C三组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分别为38.9%、27.8%、8.3%,C组宫腔再粘连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B组(4.2±0.7 mm)与A组(4.1±1.0 mm)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可有效防治宫腔再粘连形成,修复子宫内膜,可作为宫腔粘连的常规治疗方法.
推荐文章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宫腔镜
宫腔粘连分离术
再粘连
预防
再次宫腔镜复查对宫腔粘连分离的效果观察
中重度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
宫腔镜复查
效果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不同辅助治疗方案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术
子宫球囊支架置入术
透明质酸钠
治疗
宫腔镜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
宫腔镜
宫腔粘连
宫内节育器
人工周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
来源期刊 临床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宫腔镜 宫腔粘连 宫内节育器 人工周期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0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0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28/j.issn.1003-3548.2018.02.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9)
共引文献  (25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腔镜
宫腔粘连
宫内节育器
人工周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医学
月刊
1003-3548
41-1116/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经三路7号
36-38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39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9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