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中稻+再生稻"高效种植模式在豫南稻区的配套栽培技术,以两优6326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头季稻不同留茬高度对再生稻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提高,再生稻的生育期呈先缩短后延长的趋势,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总穗数逐渐增加;当留茬高度低于25 cm时,倒4节及其以下节位是再生稻产量贡献的主要节位;当留茬高度在30~40 cm时,倒3节和倒4节是再生稻产量贡献的主要节位;当留茬高度高于45 cm时,倒2节和倒3节是再生稻产量贡献的主要节位.两优6326在留茬高度为45 cm时,再生季生育期最短,产量最高,达到5665.5 kg/km2,倒2节和倒3节产量的贡献率达70.57%.豫南稻区再生稻栽培可参照两优6326采取"留2保3争4"的措施,在收割时要兼顾当年腋芽生长的长度,充分利用倒2节和倒3节上的优势芽,提高再生稻产量.
推荐文章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再生稻
留桩高度
生长发育
产量
促芽肥施用时期和头季稻留茬高度对再生稻生产的影响
头季稻
再生稻
促芽肥
留茬高度
产量
机收再生稻不同留桩高度试验初探
机械收割
再生稻
留桩高度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留茬高度对豫南再生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稻米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两优6326 再生稻 留茬高度 产量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品种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1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1.048
字数 27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8.05.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丰大清 20 141 7.0 11.0
2 刘祥臣 32 232 9.0 14.0
3 余贵龙 9 32 4.0 5.0
4 赵海英 25 131 7.0 9.0
5 张强 8 20 4.0 4.0
6 张万平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6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两优6326
再生稻
留茬高度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稻米
双月刊
1006-8082
33-1201/S
大16开
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
32-3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1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1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