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借助红外碳硫分析及EBSD技术,研究了含铌Hi-B钢在不同脱碳退火工艺处理后的碳含量及织构变化.结果表明,当炉内气氛和露点温度一定时,含铌Hi-B钢中碳含量随着脱碳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先下降,180 s以后基本稳定;经850℃×180 s工艺退火后钢样的脱碳效果最佳,钢中碳含量为0.0037%.退火试样中均主要含有{411}〈148〉、{111}〈112〉和{111}〈110〉织构组分,少量的Goss晶粒零散地分布在{111}〈112〉或{411}〈148〉晶粒之间.此外,有利于Goss晶粒异常长大的∑9及∑13b晶界的数量,随着脱碳保温时间的延长大致呈增加的趋势,随着脱碳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即在840℃退火后出现极大值.
推荐文章
铌对取向电工钢冷轧板550℃退火织构的影响
取向硅钢
抑制剂
NbN
X-射线衍射
织构
热轧及常化退火工艺对硅钢冷轧织构的影响
硅钢
织构
热轧
常化退火
冷轧
成品退火工艺对高压光箔立方织构的影响
高压电子铝箔
退火
立方织构
再结晶
稳定化退火对5B01合金性能和织构转变的影响
5B01合金
热处理
力学性能
腐蚀
织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脱碳退火工艺对含铌Hi-B钢组织与织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Hi-B钢 含铌钢 脱碳退火 碳含量 织构演变 晶界分布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1-32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G142.77
字数 45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644.2018.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涓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56 144 6.0 10.0
2 朱诚意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58 540 13.0 20.0
3 王军阳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 1.0 1.0
4 范丽霞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21 56 5.0 6.0
5 范成伟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Hi-B钢
含铌钢
脱碳退火
碳含量
织构演变
晶界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3644
42-1608/N
湖北武汉青山区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88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