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而电解液是制约动力电池发展的关键.电解液一般由碳酸酯类溶剂、锂盐和添加剂组成,其性质对电池的高低温、倍率、寿命等性能有显著影响.高比能动力电池所需电解液的主要开发策略是利用功能添加剂在电池正、负极同时形成稳定的保护膜,同时稳定界面.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匹配高压正极材料和高容量硅碳负极材料所需添加剂的组成和基本功能,论述了添加剂作用机理和发展趋势,认为300 W·h/Kg高能量密度电池电解液的关键在于开发新型多功能添加剂.
推荐文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功能添加剂
成膜添加剂
低温添加剂
阻燃添加剂
防过充添加剂
高电压添加剂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用含氟类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
含氟添加剂
锂离子动力电池功能电解液研究进展
锂离子动力电池
功能电解液
高低温
安全性
能量密度
锂硫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锂硫电池
官能团
电解液
添加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力电池电解液用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添加剂 SEI膜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高比能量动力锂离子电池专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417
页数 14页 分类号 TM911.3
字数 98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28/j.issn.2095-4239.2018.0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海涛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54 305 8.0 15.0
2 高洁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35 485 12.0 21.0
3 任宇飞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12 80 4.0 8.0
4 张兰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10 50 5.0 6.0
5 张晓妍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7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3)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7)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3)
  • 参考文献(1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添加剂
SEI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储能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2095-4239
10-1076/TK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