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历程的民族来说,一所大学的120年并不算长,但如果这1 20年与整个民族的近现代化历史相伴携行—既亲历了近代以来的沉沦与屈辱,也深度参与了民族的奋起与复兴,并在其中“激扬文字”、“挥斥方遒”,那么这120年的春秋岁月,又意味着太多……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作为1898年戊戌变法的唯一留存,这所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120年来孕育了一代代华夏英才,她不仅是五四运动发源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孕育之地,并伴随着改革开放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和“小平您好”.
推荐文章
民族学校怎样打好"民族"牌
民族学校
职能
特色
建设
历史转折点上的北大教授
北大教授
历史转折点
中国知识分子
历史记忆
胡同
解读命名密码管窥创作意图
小说人物
命名意图
寄寓意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大120载蕴藏怎样的“民族密码”
来源期刊 瞭望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8,(18)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瞭望
周刊
1002-5723
11-1276/D
16开
北京市京原路8号
2-51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03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1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