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是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自振频率是反应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模态参数指标.因此,准确计算自振频率是分析光岳楼的动力反应的关键.本文依据泰斯特动态监测设备实测测点的振动数据,采用ITD法计算得到了光岳楼木结构的自振频率,并与STD法和OP.Polylscf算法计算得到的光岳楼木结构的自振频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ITD法和STD法计算得到的光岳楼木结构的第1阶频率比较接近,但与OP.Polylscf算法计算得到的光岳楼木结构的1阶频率相比略偏小,这主要由于光岳楼历经多次维修加固,致使其整体刚度有所增大.而采用ITD法和STD法计算光岳楼木结构的其他各阶频率均大于采用OP.Polylscf算法的计算结果,除了第3阶频率的误差大于10% 外,其余各阶误差均小于10%,说明采用I T D法计算光岳楼木结构的自振频率具有较高的精度.
推荐文章
光岳楼木结构自振频率计算方法
ITD方法
BlockLanczos方法
自振频率
基于STD法的光岳楼木结构自振频率计算
STD方法
木结构
自振频率
基于ITD法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结构健康检测
模态参数识别
ITD(Ibrahim Time Domain)
振动台试验
基于跨点导纳法识别工程结构模态参数
振动与波
环境激励
跨点导纳
工程结构
模态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ITD法的光岳楼木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来源期刊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ITD方法 光岳楼木结构 模态参数识别 自振频率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1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366.2
字数 34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728/j.issn1672-6634.2018.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昭博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30 119 6.0 10.0
2 赵庆双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3 20 3.0 3.0
3 张保良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5 1 1.0 1.0
4 裴冉冉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ITD方法
光岳楼木结构
模态参数识别
自振频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2-6634
37-1418/N
大16开
山东省聊城市文化路34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4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3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