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某台机组大修期间,反应堆厂房一氧化碳(CO)浓度异常超标并导致氧气含量下限报警的情况,根据CO气体的理化性质及物质受热分解试验,分析了反应堆厂房产出CO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控制措施.结果表明:CO产生的原因为反应堆厂房内冷却剂泵的电机正常运行时挥发的微量油气及部分设备的润滑油、脂在高温环境下的受热分解;在核电站机组大修前可通过投运安全壳内大气监测系统扫气回路来降低核电反应堆厂房内CO气体的浓度.通过建立反应堆厂房CO气体初始浓度与安全壳内大气监测系统扫气回路投用时间的关系式,可用于计算反应堆厂房CO气体不同浓度下使用安全壳内大气监测系统扫气回路吹扫CO气体所需的时间,该研究结果可为核电站机组大修期间安全监督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大气一氧化碳监测系统
大气
一氧化碳
监测
一氧化碳在镍表面的吸附
吸附
分波态密度
态密度
避难硐室空气幕速度与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研究
矿山安全
避难硐室
一氧化碳
检测实验
回归方程
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厂房防火分区
大亚湾核电站
反应堆厂房
防火分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核电站大修机组反应堆厂房一氧化碳浓度异常分析与控制
来源期刊 安全与环境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核电站 反应堆厂房 一氧化碳(CO)浓度异常 机组大修 安全控制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安全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X945|X965
字数 48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78/j.cnki.issn.1671-1556.2018.06.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朝阳 2 0 0.0 0.0
2 赵从华 1 0 0.0 0.0
3 陈伦道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电站
反应堆厂房
一氧化碳(CO)浓度异常
机组大修
安全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全与环境工程
双月刊
1671-1556
42-1638/X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中国地质大学 安全与环境编辑部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8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59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