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显微镜下行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及优点.方法 本研究收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3例(53只眼),术前检查裂孔的位置及范围,在显微镜下行巩膜外垫压术,并收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术前及术后的临床资料,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本研究患者随访4~6个月.术后2周52只眼视网膜裂孔封闭,裂孔封闭率为98.1%;视网膜完全复位50只眼,复位率达94.3%;视网膜下积液3只眼,术后1个月后完全吸收.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个月、3个月视力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1例(1只眼)患者出现新的裂孔,造成视网膜脱离.结论 显微镜下行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方法简单方便、并能精确定位裂孔,手术视野清晰,术后效果良好.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显微镜下行巩膜外垫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临床眼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 显微镜下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13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4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422.2018.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黎明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 123 656 13.0 18.0
2 蒋正轩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 28 86 5.0 8.0
3 鲍宁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 17 115 5.0 10.0
4 刘东伟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 12 5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
显微镜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眼科杂志
双月刊
1006-8422
34-1149/R
16开
安徽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内
26-110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66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