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九节茶药材中鞣质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加以改进.方法:对中国药典鞣质含量测定方法(干酪素法)进行改进,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采用加热回流法或加热超声法代替药典中的静置过夜法,并将干酪素粒度明确为极细粉,由此建立了九节茶药材中的鞣质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方法改进后,没食子酸在1.002 ~ 10.016 μg·ml-1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4),九节茶药材鞣质平均回收率为97.81%,RSD为1.89%(n=6).结论:该测定方法解决了原方法中重复性差、准确度低、操作用时长的问题,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检测效率.
推荐文章
木瓜中鞣质的含量测定
超声技术
木瓜鞣质
紫外分光光度法
叶下珠中鞣质及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
叶下珠
没食子酸
HPLC法
UV法
鞣质
杜仲药材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杜仲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测定方法
叶下珠不同生长期及保存期总鞣质含量测定
叶下珠
总鞣质
生长期
保存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九节茶药材中鞣质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来源期刊 中国药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九节茶 鞣质 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8-7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27.2
字数 34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49X.2018.04.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红英 11 9 2.0 3.0
2 江涛 8 8 1.0 2.0
3 杨滨宾 6 6 1.0 2.0
4 刘敏珊 5 6 1.0 2.0
5 陈晓坚 9 10 2.0 3.0
6 陈丽斯 8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1)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九节茶
鞣质
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师
月刊
1008-049X
42-1626/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
38-325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361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654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