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HIV患者新生隐球菌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点,为HIV患者新生隐球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首次分离自HIV患者的新生隐球菌34株,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VITEK MS质谱仪进行菌种鉴定,ATB Fungus3测定新生隐球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MIC值;利用PCR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确定变种和交配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菌株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 34株新生隐球菌绝大部分分离自中年男性,且主要来自脑脊液(73.5%)标本;初次脑脊液压力平均为(27.26±11.52) mmH2O,CD4细胞计数中位数28 cells/μL (3~163 cells/μL),脑脊液白细胞中位计数32 (2~110)×106/L,蛋白质定量中位数为362 mg/L (160~2 730 mg/L),葡萄糖含量中位数为2.28mmol/L(1.50~5.98 mmol/L);所有菌株对5种抗真菌药均敏感,且所有菌株均为Aα、VN Ⅰ型;MLST分析共检出3种ST型,ST5 (n"32)、ST32 (n=1)和ST186 (n=1).结论 近两年本地区HIV合并新生隐球菌感染主要以中年男性多见,常规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耐药性不强,ST5是其感染的主要克隆系.
推荐文章
利用微卫星标记研究新生隐球菌分子流行病学
新生隐球菌
微卫星
流行病学
HIV感染者16例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疾病特征
流行病学研究
HIV并HCV和(或)HBV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
混合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常见深部机会致病性真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白念珠菌
烟曲霉
隐球菌
分子流行病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4例HIV患者新生隐球菌感染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真菌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HIV 流行病学 多序列位点分型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57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79.5
字数 323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桥石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医学检验重点实验室 22 182 9.0 12.0
2 胡龙华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医学检验重点实验室 72 489 12.0 16.0
3 杭亚平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医学检验重点实验室 19 147 8.0 11.0
4 张楠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医学检验重点实验室 13 50 4.0 7.0
5 边泽源 11 26 3.0 5.0
6 俞凤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医学检验重点实验室 3 4 1.0 2.0
7 陈艳慧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医学检验重点实验室 3 4 1.0 2.0
8 洪建明 4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隐球菌
HIV
流行病学
多序列位点分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真菌学杂志
双月刊
1673-3827
31-1960/R
大16开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