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外感发热中的寒热往来与高热两种发热类型的病因、病机与治疗进行辨析.寒热往来可见于伤寒、温热病和湿热病.在伤寒病中,其病变部位在足少阳胆,其病因是外感寒邪,病机是由于正虚寒邪侵袭少阳,导致枢机不利,治疗以和解少阳为法;在温热病中,归属于"高热"中讨论;在湿热病中,其病机是外感湿热,邪气郁阻于手、足少阳,导致三焦壅滞,胆气不疏,气机出入失常,治以分消走泄、清透少阳为法.高热可见于伤寒病与温热病.其病机是正邪相争激烈,功能亢奋.证候类型分为里热蒸腾和里热郁闭两种.里热蒸腾见高热大汗,治法为辛寒清气、泄热保津;里热郁闭见高热而无汗,治法为苦寒泄热、宣郁透邪.
推荐文章
刘景源教授辨治外感发热经验汇要(一)
发热恶寒
病因
病机
治法
方药
刘景源
刘景源教授治疗外感初期发热临床经验
寒邪束表证
风热袭表证
表寒里热证
外感咳嗽风寒蕴热证
外感发热的中医辨治经验
外感发热/中医药疗法
截断理论
经验
刘景源教授辨治外感发热经验汇要(四)
身热不扬
发热夜甚
夜热早凉
低热
邪少虚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刘景源教授辨治外感发热经验汇要(二)
来源期刊 现代中医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外感发热 寒热往来 半表半里 高热 里热蒸腾 里热郁闭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名老中医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54
字数 52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18.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宁 77 176 6.0 9.0
2 安娜 辽河油田总医院中医科 9 9 2.0 3.0
3 张韫迪 辽河油田总医院中医科 2 3 1.0 1.0
4 李洪洲 辽河油田总医院中医科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感发热
寒热往来
半表半里
高热
里热蒸腾
里热郁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中医临床
双月刊
2095-6606
10-1157/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25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36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