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依据天山7个有确切年代学资料的典型地区进行冰川面积和平衡线高度等重建,揭示天山地区末次冰期以来冰川经历的扩张和收缩过程.冰川规模在MIS 4~MIS 3大幅度扩张,形成大规模的复合型山谷冰川和山麓冰川;MIS 2冰川扩张显著,但远不及MIS 4~MIS 3,许多山区形成大型山谷冰川;全新世新冰期NG和小冰期LIA都略有扩张,冰碛垄分布在现代冰川外围,冰川类型与现在一致.冰川平衡线高度的降幅亦表现为MIS 4~MIS 3最大,MIS 2以后降幅递减.MIS 4~MIS 3天山冰川大规模扩张与欧亚冰盖演化,巨大冰前湖泊、广阔的湿地的形成为西风提供更多水气带到天山有关;MIS 2至今,随着欧亚冰盖减小到消失,西风带来的水气渐少,干冷的蒙古高压逐渐加强,制约了冰川规模扩张.
推荐文章
末次间冰期以来地球气候系统的突变
气候突变
末次间冰期
末次冰期
全新世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入海历史的回顾与展望
长江
入海历史
东海
末次盛冰期
泥质沉积物
河道变形作用
古环境
古气候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活动证据及其构造-环境意义
则隆弄冰川
冰川地
14C和10Be定年构造一环境意义
藏东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天山末次冰期以来干旱化过程的冰川证据
来源期刊 冰川冻土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天山 末次冰期 冰川物质平衡线 古气候变化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冰冻圈与全球变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447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93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2/j.issn.1000-0240.2018.00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耕年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56 1123 20.0 31.0
2 崔之久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95 2230 26.0 42.0
3 陈艺鑫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13 232 5.0 13.0
4 彭旭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10 88 6.0 9.0
5 聂振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3 10 2.0 3.0
6 刘蓓蓓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8 64 5.0 8.0
7 肖菁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1 2 1.0 1.0
8 韩业松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2)
共引文献  (539)
参考文献  (7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8(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0(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1(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2(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3(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4(3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7(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8(2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1(1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1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天山
末次冰期
冰川物质平衡线
古气候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冰川冻土
双月刊
1000-0240
62-1072/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川冻土》编辑部
54-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2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69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