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软弱夹层经过长期地质历史演化,性质劣化后形成滑带,对大型层状基岩滑坡的稳定性起重要的控制作用.为了查清软弱夹层形成滑带的演化过程,以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为例,对比研究了山体内软弱夹层的发育规律,将其划分为原生软岩、层间剪切带和滑带3个阶段,并通过岩矿组分含量、物理性质、微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和蠕变力学性质试验分析了3个阶段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从矿物成分演化过程来看,黏土矿物含量增加趋势明显,均值从4.4%增加到16.9%;从微结构演化过程来看,微结构由致密变得疏松,孔隙及节理裂隙增多,密度降低了5%~6%,孔隙率升高了108%;从物理化学性质演化过程来看,交换性盐基总含量在原岩中最高,其次是滑带,层间剪切带最低,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大,整个演化环境呈弱碱性.从蠕变剪切强度演化过程来看,软弱夹层的内摩擦角由57.58°降低到29.63°,黏聚力由585 k Pa降低到96 k Pa.在此基础上,对鸡尾山滑坡驱动块体最大主剖面的下滑推力进行分析,下滑推力随着长期剪切强度参数的降低而增大,当内摩擦角φ<25°,黏聚力c<129 k Pa时,下滑推力大于0,驱动块体失稳.该研究对受软弱夹层控制的层状基岩滑坡的发育发展过程、失稳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推荐文章
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视向滑动机制分析
视向倾斜滑动
岩溶发育带
关键块体阻滑
离散元法
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视向滑动机制分析
视向倾斜滑动
岩溶发育带
关键块体阻滑
离散元法
高速岩质滑坡启动弹冲加速机制及弹冲速度计算--以武隆县鸡尾山滑坡为例
高速岩质滑坡
动力学机制
弹冲加速效应
弹冲速度
锁固原理
鸡尾山滑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型层状基岩滑坡软弱夹层演化特征研究——以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为例
来源期刊 工程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层状基岩滑坡 软弱夹层 演化过程 剪切强度 蠕变特性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灾害与斜坡稳定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8-1647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642.22
字数 62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44/j.cnki.jeg.2017-5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殷跃平 98 3337 31.0 55.0
2 李滨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9 539 13.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8)
共引文献  (615)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层状基岩滑坡
软弱夹层
演化过程
剪切强度
蠕变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4-9665
11-3249/P
大16开
北京北土城西路19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2-296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5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8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