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水气交替(WAG)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和应用研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借助室内驱替实验,明确了WAG驱在平面非均质油藏的适应性及其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机理.将并联式填砂管替代常规岩心夹持器,进一步减弱了长岩心驱替产生的末端效应和应力敏感现象,模拟真实的平面非均质油藏条件.实验结果表明,WAG驱可减缓气窜,改善吸水剖面.注入N2可加强三相分子之间的交换、扩散、渗吸作用.对于非均质性严重的储层,水气交替注入后水驱封堵高渗带,气驱驱扫小孔隙,帮助形成稳定的驱替前缘,提高低渗储层的驱油效率.
推荐文章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
物理模拟
间歇开采
注氮气
水气交替
低渗透油藏CO2、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CO2、水交替驱
采收率影响因素
躯替效率
气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
WAG驱
流度比
提高采收率
作用机理
增黏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
直线平行流
增黏
驱替
采收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平面非均质油藏水气交替驱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云南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WAG驱 并联式填砂管 油藏适应性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1
页数 2页 分类号 TE348
字数 16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275X.2018.01.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文昌 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9 38 4.0 6.0
2 秦正山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9 11 2.0 3.0
3 罗沛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12 22 2.0 3.0
4 刘先山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6 5 1.0 2.0
5 谢晶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5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WAG驱
并联式填砂管
油藏适应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化工
月刊
1004-275X
53-1087/TQ
大16开
昆明市滇池路1417号云天化集团科技楼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65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31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