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CT血管造影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失患者、5例先天性阴道缺如患者及6例阴茎、阴囊Paget病患者,再造所需皮瓣或病变组织切除后创面面积为17 cm ×5 cm~25 cm×9 cm.术前行腹部CT血管造影,将所获得的数据传输到CT工作站,根据创面大小、形状构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观察腹壁下动静脉及其穿支以及腹壁下浅静脉数量、走行及位置.以脐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位左右两侧的最粗腹壁下动脉穿支,观察其走行情况及分型.术前根据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设计皮瓣,并标记腹壁下动脉穿支等.游离移植双侧横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行乳房再造,应用单侧纵行带蒂修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行阴道再造及阴茎、阴囊Paget病创面修复,并将皮瓣手术中观察到的情况与三维模型进行比较.本组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17 cm ×6 cm ~25 cm×10 cm. 结果 共建立17个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其中双侧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模型6个、单侧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模型1 1个.模型中共观察到可靠腹壁下动脉穿支72支,其中右侧(3.2±0.7)支、左侧(3.1±0.8)支;右侧最粗穿支位置为[(-3.2±1.4)cm,(-1.0±0.7)cm],左侧最粗穿支位置为[(4.0±1.2)cm,(-1.2±1.1)cm].最粗腹壁下动脉穿支在腹直肌中走行直接型14支、迂曲型9支.模型中观察到腹壁浅静脉23支.术中观察到腹壁下动静脉及腹壁浅静脉的数量、位置及走行等与三维模型中观察到的情况一致;共探查到可靠腹壁下动脉穿支70支,另有2支由于解剖过程中出血影响而无法辨认,其走行均与三维模型中观察到的情况一致.本组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患者中,除1例患者会阴部部分切口延迟愈合外,其余皮瓣均存活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1年,所有皮瓣均存活,外形及质地良好. 结论 基于CT血管造影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制作相对简单,该模型提供腹壁下动静脉及其穿支及腹壁浅静脉数量、位置及走行等信息,可有效指导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术前设计及术中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