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南海现有的潜标布放位置,采用等密度坐标内潮伴随同化模型,对潜标布放位置进行了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东、北两处的开边界条件对于该区域的内潮数值模拟最为关键,位于吕宋海峡附近的站点携带了更多与开边界条件相关的信息,并且由东北向西南依次递减;东开边界条件在全海域的纬向流速、北部海域的径向流速模拟中起着主导作用.基于现有的60个站点反演开边界条件,难以准确模拟该区域的内潮.实验结果表明,在人为的增加5个站点后,3组站点的绝对平均误差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并且在地形变化较为强烈的区域放置呈断面状的站点可以大幅度提高所有站点处的模拟结果,从而提高该区域内潮的模拟精度.
推荐文章
考虑内潮耗散的南海M2分潮伴随同化数值模拟
南海
M2分潮
伴随同化
内潮耗散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观测站部署算法
观测站部署
粒子群优化
CRLB
非线性规划
复杂地形下地面观测资料同化Ⅰ. 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对地面资料同化的影响研究
地面观测资料
同化分析
近地层相似理论
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
复杂地形下地面观测资料同化Ⅱ.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代表性误差
地面观测资料
同化分析
地形代表性误差
观测误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伴随同化方法优化南海内潮观测站位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等密度坐标内潮模型 伴随同化 观测站点优化 南海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731.23
字数 54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441/j.cnki.hdxb.20170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咸青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 36 359 11.0 18.0
2 陈海波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3 96 4.0 9.0
3 姜冬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等密度坐标内潮模型
伴随同化
观测站点优化
南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2-5174
37-1414/P
大16开
青岛市松岭路238号
24-3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5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4758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