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2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了其大革命系列剧之一《爱与死的搏斗》(Le Jeu如l'amour et de la mort),该剧很快被译介到中国并被搬上了舞台.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上海孤岛时期,由李健吾翻译、由上海剧艺社演出的该剧,引起了进步文人广泛的关注,而剧本的出版也使该剧在知识界广为流传.本文将集中考察这样一部外国作品在中国的翻译、演出以及批评界围绕其革命主题与人物的相关话语,尝试理解该作品在中国本土的时代变迁中如何被语境化,并着重探讨作为译者的李健吾是如何借对异国作品的阐释表达其现实关怀的.
推荐文章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舆论引导——以《中国青年》为例
《中国青年》
马克思主义
舆论引导
恽代英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的农民运动
大革命
农民运动
高要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以湖南为例
大革命
中国共产党
组织结构
湖南
论残酷戏剧的美学内涵——以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的实践与应用为例
残酷戏剧
美学内涵
必然性
揭示性
感化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认同与距离——大革命戏剧《爱与死的搏斗》在中国
来源期刊 跨文化对话 学科
关键词 《爱与死的搏斗》 罗曼·罗兰 李健吾 革命戏剧 孤岛戏剧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论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189
页数 17页 分类号
字数 126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爱与死的搏斗》
罗曼·罗兰
李健吾
革命戏剧
孤岛戏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跨文化对话
半年刊
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