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在Pluronic L64介导的BALB/c小鼠骨骼肌基因传递体系中正确引入聚乙烯亚胺(PEI)以增强基因表达效率.方法 以生理盐水组、质粒DNA(pDNA)组和Pluronic L64/pDNA(L/D)组为对照组,各比例PEI/pDNA与Pluronic L64混合物(L/P/D-0.5、L/P/D-3、L/P/D-10)为实验组,将各组样品注射到小鼠胫骨前肌中.7d后取组织,检测报告基因表达(β-半乳糖苷酶和荧光素酶)和肌肉组织病变情况.通过尾静脉注射考察L/P/D-0.5组的体内急性毒性.最后,通过动态光散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测定L/P/D-0.5组中PEI/pDNA复合物的粒径、电位及形貌.结果 1)报告基因表达评估:L/P/D-0.5组外源基因表达效率最高;随着N/P增加,几乎检测不到外源基因的表达.2)生物相容性评估:无论原位注射还是尾静脉注射,L/P/D-0.5组均没有显示出组织病变,而其他比例的L/P/D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组织学病变.3)物理特征表征:虽然在L/P/D-0.5组中DNA未被完全压缩,但PEVpDNA复合物已拥有良好的纳米粒径和形态结构,且表面电位为负.结论 L/P/D-0.5体系能安全有效地增强外源基因在骨骼肌内的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乙烯亚胺增强Pluronic介导的BALB/c小鼠骨骼肌原位基因传递和表达效率
来源期刊 四川动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BALB/c小鼠 骨骼肌基因传递 聚乙烯亚胺 Pluronic L64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0-627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5-336
字数 57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84/j.issn.1000-7083.2018015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刚 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133 1327 22.0 31.0
2 孙哲 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6 14 2.0 3.0
3 何雨桐 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ALB/c小鼠
骨骼肌基因传递
聚乙烯亚胺
Pluronic L64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动物
双月刊
1000-7083
51-1193/Q
大16开
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9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