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效应受到不同类型托板的影响.为了弄清托板在锚杆发挥锚固力时的作用,文章从理论方面分析了锚杆托板的支护机理,建立了不同类型尺寸的托板有限元力学模型,分析托板在面接触时不同形状、不同尺寸下的von Mises等效应力图,得出拱形托板能更好的将作用在托板上的力均匀传递给锚杆,平托板同样满足安全性要求,从节约成本出发,选择平托板较为合适.平托板最佳尺寸为120 mm×120 mm×8 mm.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建立锚杆托板锚固体模型,分析托板对锚杆预应力场的影响.得出结论:锚杆托板附近产生的压应力值及球形高压应力区形状、范围基本相同,锚杆锚固起始端附近形成的压应力值与范围有较大差别.端部锚固压应力值较高,压应力区范围比较大,而加长锚固压应力值及范围较小;在锚固部分,都出现了拉应力区.端部锚固拉应力区范围较小,但应力值较大;加长锚固拉应力区范围较大,但应力值较小.
推荐文章
锚杆支护作用对围岩控制效果浅析
锚杆支护
围岩控制
支护效果
锚杆支护作用理论浅谈
锚杆支护
理论
原岩应力
围岩状态
浅谈锚杆支护
锚杆支护
技术
工艺
质量
高切坡超前支护锚杆作用机制研究
高切坡
超前支护
锚杆
作用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类型托板对锚杆支护的作用效果
来源期刊 四川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支护机理 等效应力图 预应力场 高压应力区 加长锚固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9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D353+.6
字数 42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卫建军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16 174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60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支护机理
等效应力图
预应力场
高压应力区
加长锚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建筑
双月刊
1007-8983
51-1133/TU
大16开
成都市解放路二段95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66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30390
论文1v1指导